二代站带给我的思考与期望

(chulong)2021年06月12日

我是知乎答主chulong,wxf成员,这篇文章成篇于二代换电站落地之日,但是因为工作日程的原因一直没能在App端发表。还好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也终于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和中石化落地的这个2代站也是蔚来的第201座换电站将成为蔚来与新能源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可以预计的是,如果蔚来2代站按计划进行大规模布署,换电将迅速提升蔚来的补能速度和效率,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换电正向资金流。至于这个将来有多远,取决于蔚来100万辆啥时候到来。开个玩笑,总之,要想换电站盈利必须有庞大的用户基数。

在2代站解决了1代站最根本的问题 -- 效率和成本。

满负荷300多次/天的换电效率已经超越很多超充站了。而这货,只占4个车位多一点。而且不用下车,自动进站,甚至到最后,无人值守。

这是天生的高速补能神器,只要有中石化的服务区,就能有换电站,这个画面太美。

听说有人在发布会上质疑换电站不挣钱。

知乎上也有不少类似的观点。

然而各位记住,这玩意叫“新基建”,三峡大坝建成后多久才能平账?那玩意也叫“基建”。

请原谅我用三峡来和换电站做对比,但是,我们做一个极端假设,假设2025年中石化和蔚来实现了5000座二代站的布署,每座站达到满接入功率,1000kw,那么仅仅4年后,仅仅位于中石化体系内的二代站总功率就是500万千瓦,而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是2250万千瓦。也就是说,中石化换电站仅仅布署4年就会吃掉超过1/5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如果是8年呢?16年呢?如果加上其他渠道的换电站呢?如果再加上后面入场的其他企业呢?而且别忘了,有多少充电功率就意味着有多少储能功率,就意味着拥有多少调峰能力。

庞大的总充电功率说明了两件事情。

  • 清洁能源转变的加速。

  • 新的能源体系的建立。

换电站的一个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清洁能源转变的强有力推手。

蔚来称特斯拉为“竞争队友”,因为二者都有一个相似的使命和愿景,一个叫“蔚蓝天空的承诺”,一个叫“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一个诗意一个硬核但说的是同一个故事。从这点上看,二者确实存在相似点。

而换电站,有可能是比超冲更优越的解决方案。

一定有朋友会拿出诸如成本啊,管理啊,车型限制啊等等各种说法,证明蔚来换电模式的“必然失败”。

然而,他们忽略了车辆的本质属性 -- 它是人们生活的扩展。

怎么理解上面的话?那么我们就先想一下为什么一些人会“坚持油车直到世界上最后一个加油站”?是喜欢汽油车的油路味道还是喜欢保养时一掷千金的潇洒?恐怕都不是吧?恐怕是因为他们知道加油站跑不了,就在那里,只要手里有钱,他们的钢铁大宝贝就趴不了窝,至于续航里程什么的,谁真正关心啊?你没看见一加加半箱油的老司机的勤俭持家吗?

人们在意的,是说走就走随来随加带来的心理安全感。

这就是为什么补能越来越方便的当今,仍然有一些人对纯电车有一种偏见的原因,并不是真的对电车怎样,而是一种心理安全感的缺乏。试想,假如有人告诉你生活中以前你很容易获取的资源(比如加油站)因为改变了某种生活状态(比如换了纯电车)而变得具有不确定性(充电桩排队、占位、损坏、偏远地区稀少、补能时间长),那么有些人是死活不会答应的,不论这种生活状态也许是更好的生活状态,他们都不会迈出舒适区,去体验新事物的。

在这里我不去论证这种心理安全感或者说心理依赖是否是科学合理的,因为它是确定存在的,甚至是大部分人都有的正常心理。

换电站的一个功能就是满足这个心理需求。

从换电站设立伊始,我就一直在强调它应该和加油站做类比,无论当时一代站的能力如何,但是在心理需求层面,它就是蔚来的“加油站”。换电站就在那里,24小时昼夜不停,不论你还有多少里程,只要你到达那里,电池就在那里等你。

和加油站的不同只在于是否排队(其实加油站在优惠时也排队),和布署密度吧?而这两个事都可以通过增加换电站密度解决。

而二代站,进一步向着“加油站”类的超级补能设施进步,甚至把换电站建在了加油站里,这几乎是以前不可想象的景象。这意味着,蔚来用户的心理安全感的进一步增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蔚来换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和铺设,蔚来用户补能方式,尤其是外地出行补能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他们首要寻找的补能点,可能不是充电桩而是换电站了,而蔚来的终极目标很可能是让用户出行不用规划补能点。这就是媲美油车的心理安全感。

换电站的另一个作用是弱化电池地位。

当了两年蔚来70度电池车主,最显著的感觉就是对续航的敏感度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有家充,另一方面是因为换电站和换电架构的存在让电池维护压力为0,可以不用10-90的去保证所谓最佳使用区间。

在习惯了换电的蔚来车主眼里,电池绝不是什么脆弱高贵的“传家宝”,它仅仅是一个等同于油箱的储能器件,并且这个器件只是整个流通体系内的等价交换物,它的属性只有两个 -- 没电和满电。

一定会有人说那电池健康度和新旧程度不要考虑吗?

也许有,但只有一丢丢,你也会稍微在乎一下汽油的油品不是?但是这显然不是什么决定性因素,就和你加油加到次一点的油一样,下次换个好点的电池就好。更何况,蔚来换电体系内的电池,不一定就比你的电池旧。

当大部分用户都认同蔚来的这类逻辑后,换电体系的市场教育就已经接近完成了,大众的从众心理会直接默认认同换电逻辑并习以为常。

关于可以持续升级和规模化管理电池带来的好处,我们在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上面我提到的这几点,如果以蔚来规模化布署二代站为基础,都将是加速清洁能源转变的强大推手。不要小看大众的消费心理,这也许是左右市场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关于新的能源体系的建立,蔚来从与中石化的合作中,已经初见端倪。

马斯克的一个观点我十分赞同(早就说过我是特粉):石油这么宝贵的资源,他们却用来烧。

说句毫不客气的话,石油这种大自然的恩赐真的不能如此浪费,以前,受限于电力和电池技术的制约,我们的选择太少了,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建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完备的输配电网络,我们已经拥有了叩开未来清洁能源大门强大的利器,难道还要继续去烧油吗?

得益于电池 - 电机系统超高效的能源利用率,纯电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明确的发展方向,一定有燃油车路线坚持者会从全生命周期去质疑电池的环保问题,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换电体系的规模化管理效应,电池的梯度利用必然是极为有效的,不要忘了,蔚来除了和中石化签了战略合作之外,还和铁塔集团签过,而铁塔集团正是电池梯度利用的用户 -- 他们有大量基站需要优质的动力电池进行储能工作,甚至这些退役电池极有可能被蔚来的充换电直接作为储能电站使用,用于缓解突发的充换电电峰值,和太阳能储能。所以这些退役的电池绝不可能直接流入到非正规渠道去污染环境,而是会进入下一级梯度进行再利用。

依托于电网的能源输送策略实际上要远优于依托于公路运输系统的燃油油罐车。即使是传统能源巨头,这也是必须要承认的事实。所以如果敌人太强大,那么就把它变成朋友。

中石化以远超越当前能源格局的前瞻视角选择了和蔚来换电站合作,正是类似的考量。

与其与趋势对立,不如拥抱改变,做改革的急先锋。

中石化此举也在说明一个越来越明朗的新能源格局的建立,时间站在了蔚来与换电站这边,留给燃油车以及传统燃油车生产企业的时间窗口已经在关闭过程中了。

减少碳排放和化石能源依赖,事实上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必须要发展的道路了。

充电桩也讲长期存在,短期内作为低端车型必要补能措施必不可少,毕竟布署成本不高。

但是以充电桩成本低于换电站成本去论证换电站必然失败的观点就荒缪了。

上文已经说过,换电站拥有充电桩所不具备的心理安全感和突发补能优势,甚至对于整体电网的健康贡献来讲,换电站都会更好。

也有企业还在等待超高功率充电技术的成熟。

我个人的观点是,太消极了。

首先,我们承认技术在快速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技术存在一定的天花板,超导现象在1911年就已经被发现,但是直到今天,常温超导体依然没有被找到。超高功率充电在实验室条件下并不难做,但直到目前,特斯拉的V3超冲桩能够维持的峰值充电功率时间也极为有限,充满一块电池的时间仍然十分可观。

如果单纯的消极等待,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超高功率充电技术的诞生。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真的会诞生可实用的超高功率充电,但我想,这些功绩也不应该属于那些技术等待者,而应该属于前赴后继的新能源的践行者和实践者。也许到那个时候换电站真的会推出历史舞台,但是,你就能肯定那些拆除后的地基上不会再立起蔚来的超高功率桩吗?

未来总是属于那些进取者的。

看我罗里吧嗦的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些人不耐烦了。

“对,新能源很好,我选择油车。”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这样的人,这很正常。

最近我们刚刚有了宝宝,从这个脆弱的小生命降生的一刻起,我就在思索,我们这些人能留给后来者什么。

财富终将会消散,生命终将会陨落,我们留给后来者最宝贵的东西不应该是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与记忆吗? 

我们希望尽微薄之力,让天空更蓝,让河水更清,让后辈拥有我们这代人所不能想象的美好未来。